云从科技,难“言”成功

编辑:admin 日期:2021-09-09 15:46:51 / 人气:

Ada想要银行去办点业务,等了好一会,终于轮到了自己。她站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机器面前,跟随着业务人员的指导开始在华丽的屏幕上点击起来。
伴随点击,Ada忍不住一阵腹诽:
“哎呀,到底应该选哪个业务,这菜单太多了。”
“什么?还要人脸识别?拜托,那屏幕里的人是我吗?怎么可以丑到亲妈都不认识。”
“这系统怎么难用啊,效率低到爆,银行靠这个能挣到钱?”
出于礼貌,Ada把吐槽内化成了心声,但专门做AI金融业务的云从科技可不能选择性失聪,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AI科技公司近日在科创板过审,变身AI第一股,但荣光之下,云从科技的「内忧外患」好像并没有随着上市就变得烟消云散。
也许云从科技要走的路就是整个行业要走的路
在当下正在失温的AI赛道上,云从和它的友商们各想各招,看谁先能摸着石头过了这条AI落地之河。
AI融资要变天?
从“小甜甜”到“牛夫人”,云从走向上市之路
中国AI数据服务行业从2010年的野蛮生长期到现如今的规范化发展阶段,也不过十年多点。期间行业内走出了无数吸引资本目光的创业型公司,其中以AI四小龙最为耀眼:商汤、旷视、依图、云从在这条方兴的赛道上依次起跑,好不热闹。其中云从科技起跑时间最晚是不争的事实。
云从科技创始人是周曦,在其学生时期有幸拜于美国计算机视觉之父—黄煦涛教授门下。周曦在AI领域从事技术工作多年,一直处在行业研究领域的前沿,但是不同于技术专家的常规思维,他本人对AI的商业落地有着很多思考和实践。
2015年,周曦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身份引进回国,并组建了中科院最大的人脸识别研究团队。而这个团队的成员,在2015年云从科技成立时,也大多成为早期员工。正是由于云从科技的官方背景和出身,让这家公司从成立伊始就成为备受瞩目的「国家队」。
当然,「国家队」的身份也让其在运营初期得到很多便利,尤其是在融资方面。据了解,云从科技迄今为止五轮近40亿元融资的过程中,投资方多数具有国资背景,诸如中国国新、广州产业投资基金、广东粤科金融集团、上海联升资本、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等地方政府基金与国有资本,都是创始人周曦融资朋友圈的“贵客”。
但是,记录也显示,云从科技最近一次融资时间停留在了2020年5月,而AI四小龙中的另外三家,依图科技最后一轮融资停留在2020年6月,商汤科技融资停留在2018年9月,旷视科技融资停留在2019年5月。
融资推进缓慢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AI赛道经过数年发展与再次认知后,其烧钱无止境的经营困境和商业落地缓慢的无奈成了横亘在行业面前的两道难题。
也就是由于上述原因,在AI遇冷的环境下,四小龙需要重新找到经营发展的资金源动力。
从这个角度上讲,云从选择更主动的上市融资道路,保持公司资金基本面的良性,即使行业处境从“小甜甜”转变成“牛夫人”,也可以更安全自主的经营。
但是上市真的是一个「休整」的节点吗?
云从式「悖论」:
一边裁员,一边兑现期权
AI行业集体进入冷静期是目前所有人的共识。
据媒体报道,作为AI四小龙中以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为核心竞争力的依图科技,在今年上半年被曝出降薪、大幅裁员的新闻事件,员工总数已缩减到 500人左右。相关知情人士还透露,作为依图科技寄予厚望的医疗业务部门,只保留约30%的人员。
作为同业的云从科技在这个敏感的阶段没有「独善其身」。据脉脉上认证的云从科技员工表示,公司在上半年被爆出裁员30%,而且这次是上一次裁员30%之后的又一次减员。在四月,云从科技也进行过一次裁员20%的动作,甚至还同时全员降薪20%。
行业和个体都迎来了高光之后的阵痛,在阵痛的同时,是随之而来的自救。
云从科技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4.84亿元、8.07亿元、7.5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亿元、17.63亿元、7.2亿元,过去三年营收20.46亿元,但亏损接近27亿元。
巨大的亏损压力下,选择裁员和上市确实是止血与造血的对症措施。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伤害员工感情和自毁口碑的事情,恐怕并不是明智之举。
而另一方面,根据招股书显示,云从科技认为自身有可能面临短期无法盈利,未弥补亏损存在持续扩大的风险。
耐人寻味的是,云从科技在2019年依然支付了大额的股权激励费用,该项费用被确认为股份支付费用13.03亿元,并计入管理费用,成为当年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种“取悦与伤害并存”的经营方式在云从科技身上矛盾的出现着,也让资本和投资者感到诧异。
当然,公司作出的各项决策都出自于自身的处境和条件,云从科技做出这样的举动可能有其自身的运营逻辑存在。但是,作为一家在业界有着相当影响力的公司,维持好的公众形象也是其重要的运营目标之一。
而除了形象,云从的「内功」也需要修炼。
商业实践落地难,
云从的「探险」从上市开始
云从科技走到今天,商业化探索的“征途”依旧难言顺利。尽管其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84亿元、8.07亿元、7.55亿元,除去疫情黑天鹅的影响,营收逐年上升的态势比较明显。
但是相比于净亏损分别为2亿元、17.63亿元和7.2亿元的财务数据,云从科技仍然处于需要严重“输血”的阶段。
在这一财务背景下,降负债一直贯穿于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的49.03%,再到2019年的20.63%,直至2020年的18.12%。
财务数据是公司业务兑现的风向标。云从科技深耕AI赛道,所涉及的细分领域依然聚焦在公共事业范畴中,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交通及智慧商业成为云从科技四大业务板块,依托「国家队」背景,各地政府、公安、银行等职能机构和部门都是云从科技稳定的客户。
但是,从近年来的AI落地场景上看,除了在金融和安防领域,云从科技其他商业实践难言成功。技术受限,场景受限比比皆是,短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难度较大。
另外,行业跨度大,缺少行业解决经验和深度融合的过程,成为云从科技目前商业落地的障碍。曾经云从为一家银行客户投入了巨大的资源,进行应用落地的验证测试,直到第七次完成测试后,才发现对方对合作方有着一贯的资质要求,而云从科技因为成立不久,无法满足要求,只能遗憾退出。
最重要的是,在政策红利提前“预支”的情况下,云从科技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据报道,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1565亿美元,增长12%;其中,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大约3100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2022年国内AI核心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573亿元,复合增速58%。
依托政策引导,云从科技目前缺的不是市场“追捧”,而是缺少打响品牌的拳头产品。AI四小龙从事的业务同质化严重,谁能赢得客户的认可,谁能站稳脚跟。
从这个角度看,历经坎坷上市的云从科技还远没到“品尝”喜悦的时刻,接下来面临的可能是失去政策保护后,市场对其全面而严苛的审视。
云从科技,难“言”成功。

现在致电 028-602320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