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浙江科技创新答卷亮眼

编辑:admin 日期:2025-11-04 22:04:56 / 人气:

人民网杭州11月4日电 (记者张丽玮)今天上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浙江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情况。
“十四五”时期是浙江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浙江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对科技强国建设的支撑得到进一步增强。
据介绍,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四,研发投入强度从2020年的2.77%提升到2024年的3.22%,再创新高,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20年的1859.9亿元增长到2901.4亿元,增长56%,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为浙江省“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丽玮摄
五年来,浙江省重大科创平台提质增效,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实现新跨越。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国际大科学计划均实现零的突破,全国重点实验室增至38家,省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质效提升,完成280家省重点实验室重组认定,10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覆盖11个设区市,科创平台布局更优、体系更健全。
五年来,浙江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成效。围绕“国家战略、浙江所需”,浙江与国家基金委联合设立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其规模居全国第一,重塑形成四大省科技计划(重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计划、重点行业领域科技计划、省地协同项目),推行“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协同机制。在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浙江省取得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通义千问Qwen3等标志性成果,并在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推动科技惠民。
五年来,浙江省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74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67家,均居全国第三,形成企业研发投入、人员、机构、项目、专利占全省80%至90%的“五个百分之八九十”格局。此外,浙江省还构建概念验证、中试平台、科技金融与服务“三位一体”的成果转化体系,加速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五年来,浙江省科技人才活力充分迸发,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构筑新优势。浙江省坚持“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相结合,不断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中欧人才交流与创新合作中心加快建设,研发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达2.7%、全国第三。浙江省深化人才有序流动改革,完善“校(院)企”双聘、“科技副总”“产业教授”选派等机制,人才“企业认定、政府认账”、“组团式”科技援疆等经验全国推广。
五年来,浙江省科技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开放创新生态环境呈现新气象。设立运行省委科技委,率先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形成“统筹+协同”的科技领导管理体制。9个城市入选全国创新能力百强榜、全国第三,杭州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第13位,创历史新高,宁波连续7年蝉联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
面向“十五五”,浙江将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为主要支撑,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变量,迭代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强劲的科技创新动能,成为科技强国的战略支点。

现在致电 028-602320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